��
类型:原创 | 来源:520化学网 | 作者/推荐人:顺德区龙江中学罗舒怡、钱扬义教授工作室成员 | 点击量:372362 | 时间:2020年12月23日 17:31:11 |
专家引领,名师指导; 教学相长,携手发展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中学专家进课堂“1+1+3+N”卓越教师提升项目第一期活动回顾 《礼记·学记》有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需要勤学多思的内驱力,同样也需要“名师点津”的外部驱动力。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教研能力,增强高校与中学的交流互动,2020年10月19至23日,华南师范大学钱扬义教授专家进课堂项目组——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中学专家进课堂“1+1+3+N”卓越教师提升项目第一期活动顺利举行。本课题项目包括高中数学、高中物理、高中英语、高中生物,共四个学科。每个学科有3名学员。参与本次进课堂项目的学员老师有:张阳、李绮霞、彭长旭(英语学科);张祺英、陈小华、刘静婷(生物学科);凌莉、麦静、梁国权(物理学科);张展鹏、谢建林、林翠亭(数学学科)。本次活动邀请的听评课专家有:朱晓燕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李娘辉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廖运章教授(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和陈渝老师(广东广雅中学)。
图1 英语科组与朱晓燕教授合影
图2 生物科组与李娘辉副教授合影
图3 数学科组与廖运章教授合影
图4 物理科组与陈渝老师合影 英语学科——课堂需要“精准教学” 10月20日上午,朱晓燕教授在认真听了张阳老师、李绮霞老师和彭长旭老师的课后,对他们的课堂进行了点评。朱晓燕教授指出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忽视的问题,提出了课堂教学不能脱离课程标准以及“精准教学”的理念,并对三位教师的发展给了有效建议。在下午的讲座上,朱教授以《高中英语课本常见的语篇类型以及优秀教学案例分析》为主题,与英语科组的教师们分享了许多关于语篇教学的优秀教学案例。学员们纷纷表示:朱教授的指导与分享让她们收获满满。
图5 张阳老师上课
图6 李绮霞老师上课
图7 彭长旭老师上课
图8 朱晓燕教授评课与讲座
生物学科——关注学生发展,开展高效教学 10月20日,生物学科的张祺英老师、陈小华老师和刘静婷老师结合五学课堂教学模式来引导课堂。李娘辉副教授对三个生物老师的课堂逐一点评,认为张祺英老师课程知识量丰富,涵盖面广,结合我校教学课堂特色突破教学重难点;陈小华老师的教学内容紧扣高考,素材选择新颖,题型归纳全面,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讲练结合;刘静婷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高效,较好地突破重点,能够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实效性强,并且能通过解题模型和答题技巧的归纳指导强化学生的解题规范,提高了学生解题能力。下午,李教授对龙江中学生物学科的备考策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高三备考等工作进行指导,进一步提升该校生物教师的专业水平。
图9 张祺英老师的公开课
图10 陈小华老师的公开课
图11 刘静婷老师的公开课
图12 李娘辉教授评课
图13 李娘辉教授讲座
数学学科——基于大概念的课堂教学 10月21日,广州大学廖运章教授指导数学科组开展教研工作。上午,廖运章教授分别听了张展鹏、谢建林、林翠亭三位老师的课。课后,廖教授和数学科组全体老师集中在小会议室进行评课。廖教授有着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经验,他对三位数学老师的课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同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下午,廖教授以《基于大概念的课堂教学》为题在小会议开展讲座。在讲座上,廖教授以人教A版必修2教材第三单元《点到直线的距离》这节课的教学为例,通过几种不同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对概念数学进行详细讲解。讲座结束后,老师们都纷纷表示讲座干货满满、收获良多,对以后的课堂教学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14 张展鹏老师上课
图15 谢建林老师上课
图16 林翠亭老师上课
图17 廖运章教授听课
图18 廖运章教授评课与讲座
物理学科——贯彻核心素养,推动课堂创新 10月23日,广东广雅中学陈渝到龙江中学指导物理教学工作。上午,陈渝听了麦静老师、梁国权老师和凌莉老师的公开课。在公开课上,麦静老师和梁国权老师就《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这节课进行精彩的同课异构教学,教学逻辑清晰,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究;凌莉老师则运用丰富的物理实验将原本枯燥的《电动势》概念课讲得生动有趣,其教学设计思路严谨且充满了亮点。三位老师的课堂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和赞赏。23日下午,广雅中学陈渝老师就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进行了讲解,阐述了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的教学特征等内容,推动了龙江中学物理教学课堂的创新。
图19 麦静老师上课
图20 凌莉老师上课
图21 梁国权老师上课
图22 陈渝老师听课
图23 陈渝老师评课与讲座 本次龙江中学专家进课堂项目第一期活动圆满结束。专家们的认真投入与入木三分的点评让学员们获益匪浅,学员们的认真备课、用心上课、虚心好学值得赞赏。相信通过本次专家们的指导工作,不仅深化了学员们对学科专业知识的了解,也为教学课堂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对今后的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审核:钱扬义教授工作室全体成员 编辑:钟子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