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原创 | 来源:顺德一中微信公众号 | 作者/推荐人:顺德一中 | 点击量:452413 | 时间:2019年6月12日 10:17:20 |
“光鲜的背后都是汗水” ——廖伟梁老师荣获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一等奖来源:顺德一中微信公众号 近日,从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传来消息,由我校化学科组、钱扬义教授工作室2012届毕业生廖伟梁老师执教、华南师范大学钱扬义教授指导的课例《氧化剂和还原剂》荣获2019年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一等奖。该课例经过校内自评上报、区级初评复评推荐、广东省评选和国家级评比四个层级的评选过程,最终从近万参赛课例中脱颖而出,成为佛山市高中组和广东省化学学科领域唯一一个全国一等奖。
获奖证书 本次活动由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基础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交流研讨盛会,旨在依托信息技术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教与学方式创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融合。廖老师的获奖课例,是教育部·财政部2018年“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专职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班的同课异构展示课例。
廖老师被华南师范大学聘为“国培计划”化学班授课专家
廖老师的课例《氧化剂和还原剂》
廖老师正在与学生进行精彩互动 该课例在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特点、学生能力特点和概念课要素的基础上,以科大讯飞“畅言”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为平台,采用“RDE双主线”模式教学法,将课前导入、初步判断、深化认识、总结提升、应用规律、凝练升华等六个教学环节融入其中,借用“小组合作”和“按需互助”的教学形式,采用“安全常识”和“化学史料”等教学素材,使用“同屏技术”和“即时评价”等教学手段,利用“模型建构”和“反衬渲染”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对概念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小及大,进而促进学生化学概念和化学观念的结构化,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知行合一的理念,达到了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廖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图
RDE双主线”模式教学法示意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廖老师通过“以强制弱”这一自然法则,通过一首自编诗歌,巧妙地反衬了新时代强国目标的重大战略意义:中国唯有不断强大,才不会被他国“以强制弱”。
廖老师通过自编诗歌反衬新时代强国目标的重大战略意义
廖老师的课堂永远充满欢声笑语
廖老师给学生们倡导“快乐轻松学化学”的理念
廖老师在课堂演示趣味化学实验
廖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订正作业、主动学习
廖老师通过作业本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廖老师发送给原高一20班康玮琳同学的化学试题解析 廖老师的参赛课例,是顺德一中“互联·深度”未来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一次具体体现。谈及目前风靡一中校园的智慧课堂教学,廖老师说:“起初,我对平板教学也是持怀疑态度,但是慢慢地,我开始接受并喜欢,最后竟然感觉‘没有平板上不了课啦’。”作为顺德一中首批智慧课堂种子教师,廖老师在智慧课堂系统作业端创设的“伟梁有约”、“伟梁定制”、“伟梁鸡汤”、“伟梁嘉奖”、“伟梁直播”、“伟梁免检”等六大主题互动栏目,已经成为他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开展个性化一对一辅导、进行教与学双向互动、分享各类学习素材最有效的平台。
廖老师通过智慧课堂系统发送给学生的各类学习资源多达410份 因为有了智慧课堂教学,在线辅导区让个性化辅导由过去的每周3小时变成了每天24小时,微课发布区让每一位同学尽情回顾课堂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资源推送区让学生对各类优质课件、视频、动画及各类试题等教学资源触手可及……正是智慧课堂教学的优势,让廖老师所带班级(高一20班)的化学成绩由入学时的年级第18名,跃升至年级平行班第2名。
廖老师利用智慧课堂系统的错题统计及时了解学情
廖老师根据错题统计将题目解析发送给学生
伟梁有约”规则介绍
伟梁鸡汤:人生没有白来的成功 “光鲜的背后都是汗水”。廖老师说,假期是用来超越的。他不仅用这句话教导学生,自己也身体力行。每天晚上、每个周六日、每个寒暑假,一台笔记本、一盏台灯、一杯清茶,众多课件、教案、论文、习题解析就是在这些时间和空间中诞生的。在采访中,廖老师特意表达了对华南师大钱扬义教授,顺德一中谢大海校长、彭任清副校长、何训强主任、李海符老师、化学科组全体同仁以及顺德教育发展中心张炽老师的感谢。他说,正是钱教授及谢校长的大力支持,才有了“国培计划”这一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课堂观摩活动首次走进顺德一中;正是校长们的统筹规划,才有了智慧课堂在顺德一中的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正是何主任、顺德教育发展中心张炽老师提供的平台以及李老师的技术指导,才让参赛课例顺利通过各层级的评选最终顺利获奖;正是化学科组全体同仁细致耐心的指导,才让廖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最终精彩呈现。
谢大海校长对廖老师的课堂给予大力支持
华南师大钱扬义教授充分肯定廖老师的课堂教学
化学科组长邓冬玉老师在活动现场组织评课 “把所有的不顺看作是考验与修炼,把所有的肯定当做是激励和鞭笞。”廖老师一直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专业成长道路上的所有酸甜苦辣。 此次获奖,廖老师以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极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展示了顺德一中青年教师队伍的新鲜力量和专业成长。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校独有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通过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特别是师徒结对传帮带,青蓝工程促发展,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地成长,为深化“互联·深度”未来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