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原创 | 来源:520化学网 | 作者/推荐人:陈雪飞 | 点击量:584833 | 时间:2017年7月4日 16:32:44 |
钱扬义教授工作室欢送2017届硕士研究生高端系列讲座(二) 撰稿人:陈雪飞 摄像:李林燊 毕业,这个夏天,不一样的人,一样的情节。毕业,是红色的酒,是蓝色的情。为欢送2017届硕士研究生,钱扬义教授工作室再次开展系列高端讲座(二)。 2017年7月2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郑长龙教授受邀莅临华南师范大学化学教学与资源研究所,开展第二场高端讲座,讲座内容是关于东北师范大学的化学学科教育的发展。讲座由华南师大化学教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钱扬义教授主持, 隆重介绍了郑长龙教授,并引导研究所各级在读研究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图为 钱扬义教授主持
图为 钱教授研究生一年级成员
图为 邓峰教授研究生一年级成员 郑长龙教授首先由问题“化学课程与教学未来该如何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展开,讲述了化学学科教育证面临着一个新的机遇,即双一流高等院校的建设,指标ESI即软科学教育。郑教授指出学科教育改革方向主要指向3个要素——国际化、实证和课堂,其中国际化是研究水平,实证是研究范式,课堂是研究对象。化学学科教育存在的客观基础就是有化学课堂的存在,且其为独特独立的研究对象,所以我们的学科应在化学课堂有最大的话语权。化学学科教育应紧抓住化学课堂向前走,ESI导向应成为国内学科教育的主流导向。
图为 郑长龙教授进行讲座 接下来,郑长龙教授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转变史为例进行展开说明化学学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东师2003年有了课程论博士点,郑教授分析了当时学科特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即培养的学生不能从哲学层次上思考,课堂实践能力也不强。由此,东师重新明确了培养的方向,重视科学教育哲学研究以及加强化学学科课堂教育行为研究。并且深刻地认识到,博士研究文献综述非常重要,是研究的起点。由此着重培养,郑教授的某博士提出“教学行为”“行为链”等影响了学科教育界的关键概念。后来又通过对“化学课堂最小单元是什么”进行思考研究,最终郑教授提出了化学课堂基元系统,从而建构了CPU结构模型,并发表了第一篇SSCI文章。
图为 讲座现场照片 当时,东师着重研究知识&教学层,即课堂教学行为;而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着重研究认识发展层。后来认识到其局限性,现已将三者串起来做,从而形成一套话语权。由此,郑教授的课题组现转变了新方向,着重研究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郑教授还指出了缺乏质化研究,缺少证据面、证据包,并表示非常欣赏华南师范大学邓峰教授在安徽报告的规范科学的质化研究。对于化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学科理解能力等的测量,西方教师通过教师课堂的表现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存在教障点的表现为——课堂上给学生讲知识不踏实;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理直气壮地回答;与同伴交流讲不清楚等。由此郑教授的课题组团队通过文献梳理与调研对教师化学课堂学科理解能力表现等进行研究。例如,以教学课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不是最原始的素材,而是经过几个版本的修正——原始版、修订版、研究版,最后对研究版进行统计分析。由此郑教授教育我们“做实证研究要耐住寂寞、耐住性子,事无巨细,扎扎实实地做”。 听完郑长龙教授富有启发性的讲座,在座各位均觉得受益匪浅。接下来是提问环节,研究生一年级学生范婉贞同学首先提出了非常实在的问题,请教郑教授从微观地讲,应该如何做研究?郑教授首先肯定了这个问题非常实用,问得很好,作为一位研究生,应该从小工做起,即基础事情,然后找做研究的感觉,慢慢懂得从哪些视角去想研究的问题,才能真正地做好研究。所以,郑教授建议我们应该有意识地看以前的研究,慢慢学会如何去想研究的问题。接着,王立新博士提出问题“如何落实(细化)到“基元系统”设计教学效果评价工具?”、李言萍同学提出“我们俩即将成为一名教师,如何跟上学科发展的趋势,找到自己发展的生长点”、陈博殷同学提出问题“如何评价一节好课?是否有一套标准?”、钱教授也提出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大教育研究如何迁移到一节课的研究中?”,郑教授也一一地作了回答。
图为 范婉贞提问
图为 王立新博士提问
图为 李言萍提问 最后,钱扬义教授总结了此次讲座的收获,研究需要有国际的视野,同时也意识到研究的差距,“顶天”即理论方面还需加强提升,但“立地”实施得到位,一直以来研究所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在学生中是受欢迎的好老师,在课堂中是有魅力的好老师,在生活中是快乐的好老师”!并再次表达了对郑教授受邀前来讲座的浓浓谢意。
图为 钱教授总结 本次精彩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在座师生表示深受启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郑教授千里迢迢从东北来到广州为我们开展此次内容丰富的讲座。我们会努力去践行“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认认真真做学问”,追寻终极目标,提升自我!
图为 全体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