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转载 | 来源:南方都市报 腾讯游戏频道 腾讯教育频道 等 | 作者/推荐人:周群力 | 点击量:781512 | 时间:2012年8月25日 9:44:48 |
来源于:南方都市报 腾讯游戏频道 腾讯教育频道等 国产桌游走向世界 三国杀成美国大学选修课 http://games.qq.com/zt2012/no94/index.htm 在中国风靡一时的国产桌面游戏“三国杀”,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列为秋季学期的选修课。近日,网友郑名鸿在微博上透露了此事。南都记者查询该校网站发现,这一消息属实。这则课程的中文译文是“探索三国:中国经典小说与‘三国杀’桌游”。
计划讲授14周 郑名鸿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中国留学生,她向南都记者透露,这则课程是该校2012年秋季学期新增设的选修课之一。在伯克利分校一个叫“DeCal”的学生组织网站上,列出了课程的详细介绍。课程介绍写道,“你喜欢玩‘Bang!’(一种在国外流行的纸牌游戏,也是“三国杀”游戏的原型)吗?你有玩过《真·三国无双》吗?你是不是很想看《三国演义》,而且经常会看到中国朋友在玩一个你没办法叫出名字的游戏?”如果回答是“Yes”,这门课程将邀请学生进入中国的历史文化之旅:阅读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并探索其中的经典人物,如何体现在当地中国流行文化,甚至是流行游戏之中。 按设计,这门选修课共持续14周,上课时间为2012年秋季学期的每周四17时到19时,由Trevor Chou、DarianNg、Katherine Pan三名老师共同授课。课程将主要教授三国时期的有关历史,并把这段历史与中国当下的流行文化联系起来,通过书籍、表演、电影以及游戏等,让学生掌握三国这段历史。每节课,老师都会讲述三国时期的著名历史事件,并适当安排课堂活动。
引来关注的,正是这则课程的授课形式。根据介绍,由于“三国杀”能让大家亲身体会到三国历史对中国流行游戏的重大影响,授课老师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玩这个目前在中国风靡的桌面游戏。 课程可以算学分
“学生将利用从《三国演义》中学到的历史知识,审视‘三国杀’游戏中的每位人物”课程安排这样写道。南都记者查询发现,这门课被列入诸如《当代油画鉴赏》、《全球疾病问题研究》等82门DeCal推荐的选修课中,其他选修课都显得一本正经。目前正是伯克利的暑假,这门课程的开设至少还要等到下学期开学。 据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网上的资料,DeCal是该校的一个重要学生团体,其全称为“Democratic Educationat Cal”,该团体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开设课程,而团体旨在为学生提供“基于参与、对话和批判性思维的进步教育”。虽然DeCal是学生团体,但“郑名鸿”告诉南都记者,这门课程可以算学分。由于该课程只有30个选修名额,而且不能在网上选课,要上课第一天先到的30人才能选课成功。目前,课程的具体开课时间还没有确定,郑名鸿表示她会留意相关信息,“我想去看看能不能抢到。”
在开设这次“三国杀”课程前,DeCal就推出过多种创新课程。2009年时,有国外媒体就报道该学生团体推出《星际争霸》的相关课程。与此同时,国外大学也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大学还有很多古怪的课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从YouTube上学习”课
美国匹兹学院(Pitzer College)媒介研究教授A lexandraJuhas,开设了一门“从YouTube上学习”的课。这门课规则很少,也很简单,学生们的上课作业都围绕Y ouT ube进行。课程内容构成主要为由学生们观看、讨论和评论 ouTube上的视频内容。同时,课程的教学大纲和上课视频也可在YouTube上找到。
“哈利波特与科学”课
美国弗罗斯特堡州立大学(FrostburgStateUniver-sity)开设了“哈利波特与科学”课。该校网站的课程介绍说,物理学教授GeorgePlitnik将带领学生们检验在J.K罗琳书中出现的各种魔法事件,同时通过物理学原理,来对此进行解释。
“哲学与星际迷航”课
美国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University)开了“哲学与星际迷航”课,教师是哲学系教授LindaW etzel.学校网站介绍,《星际迷航》是一部富有哲理的影片,学习哲学最好的方式就是将阅读哲学思想和观赏《星际迷航》混合放入课堂中。这门课将集中探讨在《星际迷航》中一次次出现的形而上学思想。 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学生将阅读伟大哲学家的著作选段,提炼一些关键概念和论据并且分析这些论点。学生将探讨的问题主要包括:1、时间旅行究竟有没有可能?2、你的思想与大脑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是截然分开的还是相同的?有人能超越死亡吗?3、人是什么?你一定拥有同样的身体、记忆以成为你自己吗?4、你拥有自由的意志,还是被自然规律胁迫着的(而你相信你有自由意志)?
拓展阅读:
三国杀成高中物理选修课 学生支持家长担忧http://games.qq.com/a/20120822/000386.htm
昨日,福州三中教务处副主任李老师证实,学校确实有开设这门选修课,目前已更名为《博弈中的概率学问题》,任课老师是该校物理学科的郑老师。当时取“三国杀 为什么会想到开设这门课程呢?执教《三国杀》课程的郑老师说,自己大概2008年底2009年初开始接触这款游戏。其有许多高深玩法,当中涉及到许多策略、计算概率、心理观察等方面的问题。与其说是一种游戏,不如说是类似下棋思考策略的益智学习。 郑老师表示,实际上这门课程讲的是一些概率学和统计学的问题。开设这个选题是想拓展学生课堂之外的领域,在学生爱好兴趣基础上,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教课形式以探讨为主,最后通过论文的形式递交,整个课程注重的是一个过程,“要培养一些课堂以外的东西。” 郑老师再三强调,现在许多学生沉迷于电脑,而“三国杀”这款游戏反而倡导的是环保、不插电,从这方面来说,对学生是大有益处的。而且“三国杀”已经成了一种风行,与其扼杀不如顺其势,借用学生的兴趣来学习一些学校课程以外的东西。“这绝不是一个教学生玩游戏的课程,学生也不可能将牌带进课堂。” 反响 学生追捧50个选课名额被抢光 网友一边倒支持创新之举 从《三国杀》蜕变的《博弈中的概率学问题》甫一面世,就获得了学生追捧。选课系统一开通,50个名额就被抢光。 抢到这门课程的一名学生表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通过另类方式学习的课程,“三国杀”只是一种方式,运用我们目前所感兴趣的事来激起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放松一下高中的紧张学习气氛。 不过,在学生家长方面,则是有喜有忧。 一名家长表示,自己很高兴学校有此创举,其实学生玩游戏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现在学生的压力这么大,偶尔也要释放一下压力。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几个人一起凑在一起研究,能够让他们在互相配合中,学会与人相处。 但也有家长担心,高中课程这么紧张,孩子会不会因此沉迷“三国杀”,会不会影响学习? 不过在微博上,网友几乎一边倒地对这项举措表示支持,认为学校越来越人性化,人数之多远胜于质疑者。 一名网友“Dconan”说:“三国杀”是一种能培养学生策略性的东西。偶尔玩一玩能寓教于乐。我们要本着学习这些数学问题的态度来面对这门课程,在新课改的大纲下能让学生们自由、快乐地学习,才是素质教育的最佳表现形式。希望学校以及郑老师(执教老师)能将这门课程继续开下去,并且能开好它。 对于福州三中将“三国杀”这款桌面游戏列入其研究性学习课程里,成为福建省首尝螃蟹的学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评价说,“这是教学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尝试,具有相当标志性的意义。”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课堂兴起了一股“创新之风”,其中不乏一些另类的选修课。比如,广州大学有个“生死学”专门教学生写遗书、立遗嘱;广东金融学院“爱情心理学”鼓励学生“牵手成功”;华南农业大学大型真菌课考试是画蘑菇;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首开一门“三国杀”选修课,受到学生热烈围观…… 而在国外,早已率先涉域许多新潮的课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甚至曾开设过一门名为“《星际争霸》竞技实战”的课程。
姚明化身“同桌的你” 英语四六级考试弊端凸显http://games.qq.com/a/20120823/000393.htm
口语流利的姚明也要参加国内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这的确引发诸多球迷的关注与好奇。据调查显示,很多球迷及在校大学生并不看好姚明的考试结果,因为面对四六级语法、词汇等方面考验,姚明擅长的口语交际等实用技能将无用武之地。因此,不少球迷在调侃的同时也为姚明能否通过四六级考试捏了一把汗。 事实上,中国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四六级考试一直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不少人认为其考试形式已沦为当下考试经济的附属品,除了一纸文书,实用价值极为有限。更有甚者直言:"大学四年就围着六级打转转,毕业后才发现根本用不上,早知这样就该多花些时间学些真正有用的东西。" 如今,倘若姚明与其他学子必须完成四六级考试的硬性任务,这不仅映射出四六级考试的弊端,而且反映出我国英语教育体制的滞后,更能凸显出我国应试教育严重偏离轨道等问题。因此,有专家称,虽然我国一直倡导教育体制改革,却始终没有触及应试教育的本质,制度层面的弊端依旧屡见不鲜。《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过北京6名外籍教师做英语高考试题,这6个外教平均分仅为71分,外教考完后感慨:"你们这是考英语吗"?这无疑是给中国的外语教学和考试制度当头一棒。试想,假如姚明的四六级考试不过关,我们是该为姚明的英语水平不及一般的大学生而感到悲恸呢?还是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应试教学制度呢? 说到底,问题的根源在于知识价值是否具有实用性,是否真能"学以致用"。本意上,四六级考试的引入是为检测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知识与技能而服务的工具,进而提高大家对英语学习的重视,以实现英语的语言工具性目的。但事与愿违的是,如今的四六级考试体制逐渐偏离目标,在实用性上远远落后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职场英语"。 与四六级侧重理论性不同,"职场英语"以其注重实践的实用性而被广为推崇,因此,"职场英语"考试的火爆便在情理之中。据了解,如今实用性强的"职场英语"考试有很多,如:托业考试用于测评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人士在日常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旨在衡量应试者在商务、工作、科研、学习、生活等全方位环境中使用英语的熟练程度;BEC主要检测在纯商务环境下人员的英语沟通能力,其中涉及不少专业商务英语词汇和语法;博思是特别为企业和机构设立,专门考查工作环境下英语非母语员工职业英语水平的考试。 为什么这些"名不见经传"的"职场英语"如此受欢迎呢?以当下实用性最广泛的托业考试为例,它能对人们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测评,并为众考生打造新职业规划增添砝码。此外,托业考试还能作为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帮助企业做出招聘、培训、选拔等重大人事决定,所以它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使用范围最广的职业英语能力测评手段。数据统计:全球有120多个国家、10000多家国际化企业或机构承认并使用托业考试成绩。而且在中国,包括商务部、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联想、宝洁、安永、爱立信、沃尔沃、福特、施耐德、华为、南航、海航、国家电网等在内的大量知名企业和机构,已经开始成熟地运用托业考试进行企业的招聘、派遣、升迁和培训工作。 据专家称,托业考试等"职场英语"将其实用性发挥到极致,相比之下,四六级英语考试的社会价值正被慢慢吞噬。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及白领群体更加倾向于具有"职场托福"之称的托业考试。据统计,2010年全球托业考试总量已突破600万人次,而且这个数字将持续攀升。 "好看不如实干"。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国际商务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职场人士为了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纷纷选择实用性强的托业英语考试,这不仅表明了托业英语的职场属性,更能体现出托业英语的商业价值。因此,对于姚明来说,有"高度"不一定就有分数,假设姚明折戟英语四六级,不妨转战托业考试,结果或许截然不同。
应试教育谋杀了多少中国游戏工程师http://games.qq.com/a/20120823/000201.htm 从该讲座毕业的学生还可获得韩国游戏教育学院办法的证书,以及入学后的各种奖励。韩国国民大学相关人士表示,此次举办讲座,是为了早期发现并培养游戏开发人才,并对喜欢游戏开发的高三学生提供免费体验教育。同样身为高三学生,韩国的学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而我们的高三学生呢?大多数学生心中有着无数的怨念却得打着:“如果不靠高考,你们凭什么打败富二代”来安慰自己,未来的中国能否让学生有更多自己的选择?这需要我们乃至更年轻的一代去改变去创新。 应试教育谋杀了多少中国游戏工程师? 中国的应试教育,与中国的历史和国情有关,虽然适用在人口众多的国家而且是一种成本较为低廉的人才选拔方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有人说:“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而同为亚洲的日本与韩国因受到美国的影响,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鼓励他们打开思想的翅膀,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而且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对于韩国,国人更多的映像是:“棒子国家”一天到晚说所有的东西都是他们的,认为自己国力十分强劲可是其实并不是如他们所谓的那么富裕。但是孰不知当年的“亚洲四小龙”其实在某些方面早已甩开中国十万八千里,娱乐行业曾经的霸主-日本如今已经被韩国各种欧吧、美少女团体打败,而在影视这块后期制作最好最贵的也是韩国。 玩家可以去我国的网游排行榜上去看看有多少是韩国的游戏?《龙之谷》、《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街头篮球(微博)》、《RO》数不胜数,而反观中国网游?各种抄袭,各种差评,说是自主创新实际就是抄上一款换汤不换药。从表面看很多人会说:我们不缺钱,这些东西早晚都会有的。可是实际上呢?在一个认为孩子打游戏(并非沉迷,适当娱乐)就是不思进取的家庭中出一个游戏人才是多么艰辛?某款游戏的主关卡设计师说过一句话:“当年爸妈以我的工作是游戏为耻,如今他们却以我为荣。”当中的心酸可以让小编感受到在如今的功利社会想出一个游戏工程师是有多难!我们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可是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然而一款游戏的成功在于什么?创新! 虽然现在有很多游戏学院,但是大多数还是以赚钱为主为了让高考落榜的学生有个安身之处。老师课上教的是什么?这就不必多说了,对学生进一步的培训有么?对不起,没有又或者是对不起,请交补课费。这也就是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小孩去国外的根本原因。中国游戏工程师基本功基本都是扎实的,可是就因为教育问题导致思维不够开放,创作不出一款一画面、游戏内容、游戏系统好的国产游戏。从而也就导致中国得花重金去购买韩国、北美的游戏版权,从而加重了本国玩家的负担。如果连网游都要成为一件奢侈品,那我们是不是该回归打弹珠的年代?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真正热爱游戏的游戏工程师投入了游戏行业,经过他们的努力优质国产游戏也慢慢浮现在玩家眼中。只是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的时代何时才会到来?也许是今年,也许是我们都看不见的那一年。 一个游戏,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的是不断前进的新生力量,而年轻人更是游戏这个行业的主力军,希望望子成龙的父母不要认为游戏这个行业不好,也希望教育体制能适当修改,让学生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有一条新的出路。而已经投身游戏事业的玩家也请看清韩国的发展现状与进步之处,正视我们的不足,以谦虚严谨的态度来向其他国家学习,让我们的游戏产业能拥有一个蒸蒸日上的美好未来。
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为游戏辩护http://games.qq.com/a/20120823/000117.htm 前些年曾有一位被称为“高考奇才”的湖北大学生,四次考进名校而前三次都以退学告终,或者说三次退学居然第四次又考进名校。据我考证,这个故事按照标题中“朝三”与“暮四”的摆放顺序不同,已经被记者制造出两个事实不同的版本,一是九至十月流传的“四进三退”版,一是十至十一月流传的“三退四进”版。前者把“高考奇才”三次退学的原因明确归于网游;后者却了解到“高考奇才”“不大爱玩网游”。 如今记者玩弄新闻的技巧已经炉火纯青。只要遇到学生出了问题,就习惯性地拿网游说事。这让人联想到三十年前的“地富反坏右”,每次运动都要被拉出来批斗一番。网游就是现在的“地富反坏右”,即使他没有任何“现行”,也可以拉出来作为说事的替罪羊。 我要为游戏辩护。首先,那种将青少年教育问题归罪于游戏——特别是网游——的观点,正在成为一件新的“皇帝的新装”,用于遮掩教育本身的问题,对全民起着麻痹起用;第二,游戏增进隐性知识的作用被严重低估,增进隐性知识与学校显性知识教育同等重要。这一点应引起全民重视。 同时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史蒂文.约翰逊写的《坏事变好事——大众文化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以及比这本书写得还好的书序。 “皇帝的新装”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学习很忙,但不是指课堂学习,而是忙于对“玩”进行研发。比如说,蚕吐丝都是要打卷的,怎么让它吐成平平展展的一张呢?经过集体攻关,结论是让蚕在瓶盖上吐丝就可以做到。再比如,洞里的野猫怎么捉呢?经反复实验,发现可以把它的其它出口堵住,用烟向洞里熏。猫受不了就会往外冲,拿网兜在洞口接就是了。那个时候,家长为什么不反对玩游戏?因为没有高考。可见,高考如果不是问题,游戏多半也不是问题。 1、教育资源不足导致社会迁怒游戏 我们假设,如果中国的大学分两种,一种是高精尖的知名大学,一种是惠及全民、玩不玩游戏都可以上、都可以毕业的普通大学,家长还会反对游戏吗,“高考奇才”三退四进的事情还会发生吗?我看多半不会象现在这样夸张了。可以断言,现在家长对于游戏的普遍反对,实际是由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引起的;游戏内容是其次的方面。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玩游戏影响考大学,所以家长才反对。记者为了迎合家长,才罗织罪名、编造新闻来伤害游戏。 对政府和媒体来说,不应该由于家长的反对而迁怒于游戏。因为不管学生玩不玩游戏,教育资源既不增加也不减少,顶多不过是导致在学生之间重新分配教育资源而已。既然如此,政府首先不应介入家长间的是非。有的地方政府对酒吧正常经营进行干预,是不妥当的。反过来说,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应该通过增加教育资源或降低民办教育门槛来解决,而不应怪罪到游戏头上。 2、反对游戏的思潮,隐含以应试教育伤害素质教育的意思在内 正常的游戏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它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应试教育在中国的盛行,有两个因素,一是传统观念,片面强调显性知识;二是资源限制,拿考试当分配手段。当前,正是由于教育资源不足,才导致应试教育的盛行。应试成了分配高校入学名额的手段。我们正在为了手段上的事情,而忽视学习的真正目的,这是不负责任的;并且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助长了以应试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把掌握显性知识绝对化,造成高分低能。 把家长的视线误导到怪罪游戏上面,客观上就是在掩盖问题,就是在给教育的问题——教育不能惠及全民、忽视素质教育的问题——穿“皇帝的新装”。 日本、韩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游戏的宽松环境,实质上是教育惠及全民后的结果。在中国,我认为建设性的办法,就是全面降低高等教育办学的门槛,极大地鼓励民间办学,用(在名牌大学范围以外)降低入门级高等教育质量的代价,换取高等教育惠及全民的好处,以及使中小学全面转向素质教育的好处。这也是给游戏解围的有效办法。 游戏的主要学习功能是增进隐性知识 史蒂文.约翰逊写的《坏事变好事——大众文化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值得全国家长一读,因为这本书有一个出色的序言——由胡泳写的《大众文化并非洪水猛兽》。所以我要做一个特殊的书评,一个针对书序的评论。 胡泳抓住了未来学习型社会的一个根本问题:读书与玩游戏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读书,包括课堂学习、应试教育,是针对显性知识的学习方式;玩游戏,则是针对隐性知识的学习方式。 以往的所谓知识经济,是以显性知识为代表的“死”的知识经济,也就是把知识“弄死为止”的知识经济。把知识弄死,有两种好办法:一种是死记硬背,一种是把知识物化,让知识变物质、软件变奔驰——变成知识产权。未来的知识经济,是以创意经济为代表的“活”的知识经济,也就是强调隐性知识作用的知识经济。它的“活”,表现在创新的活跃上。 约翰逊在书中做出了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人类先发明电子游戏,后发明印刷术。人们的矛头可能就会转向攻击读书:“读书会慢慢造成感觉的迟缓”。读书有助于掌握理性知识,这是现代性的内在要求;后现代或者说未来,却强调理性回到感觉,要在“鲜活的、三维的影音世界产生互动”。胡泳还精辟地补了一句:书籍最危险的特质或许在于:它们总是顺从一条固化的、线性的道路。要我说,还要加一句:做作业最危险的特质或许在于,它往往强化“给定唯一结论而忽视选择自由”的学习方式。 当然,任何人也不会脑子糊涂到要取消显性知识的学习,它毕竟是创新的基础。但同样重要的是,创新的主导方面,应当建立在隐形知识之上。沉溺于于家庭作业与沉溺于游戏同样是不可取的。但适当的游戏,正好可以纠正应试教育带来的偏失。 游戏本身并没有罪。相反,游戏具有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功能。正如胡泳指出的:“读书的时候,书的内容是第一位的,因为通过读书学到的是显性(explicit)的知识;而当你玩游戏时,首要的价值是游戏怎样促进你的思考,即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游戏更深层的意义是,在未来杂乱的信息和风险条件下,“在世界中发现秩序和意义,并做出决策去创造那个秩序”。胡泳还介绍了杜威的“附带学习”理论,认为无意学到知识是一种“附带学习”。“附带学习可能比学校中有关阅读、地理、历史等的学习更重要,因为它可以培养学生面对未来生活最根本的态度”。 回到“高考奇才”的事件上来。这位学生充满控制欲而缺乏控制力。就象身体缺了某种元素一样,导致发展不平衡。他素质中缺的是自主性,是应试教育没有让他养成自主意识,一旦失去外在控制,就会迷失自我。我认为这位学生的问题,不是游戏玩多了,而是玩少了;不是玩早了,而是玩晚了。小的时候游戏玩少了,长大了就矫枉过正。假如我是家长,我宁愿他从小多接触游戏,就不至于把游戏的课搬到大学来补了。
应试教育的呐喊!http://games.qq.com/a/20120822/000389_1.htm
我们认识世界的人生历程都是从九年义务教育体制开始的。这种教育形式承载着为中国的青少年儿童树立一种积极向上人生观,理性客观的价值观和正直的世界观的重任。 实践证明,这种教育制度在中国还是卓越的成效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人口膨胀,社会竞争形式的日趋严峻,社会人才需求和教育的人才提供之间形成了许多复杂的次生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使得学校的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考试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的的违反教育科学规律的一种教育模式。 对青少年教育的本质和宗旨都产生了不可轻视的影响。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学校成分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 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极易助长学校教育中的管理主和权利主义倾向,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 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连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 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厌学和差生流失,人为地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在应试模式中,教育竞争被激发到不恰当的程度,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帮助,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化和差生面扩大。 许多差生迫于竞争压力中途辍学,这些现象不但违背了义务教育法,同时也是一种人为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应试教育必然导致教师的工作负担的加重,加之学校管理中急功近利倾向,有许多学校甚至把学生考分和升学率同教师工资、奖金挂钩,导致教师队伍中竞争加剧,加重教师的心理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