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转载 | 来源:科学时报 | 作者/推荐人:钱扬义 | 点击量:812110 | 时间:2011年12月6日 13:03:49 | ||
封面故事: “木卫二”上的“混沌”区域
“伽利略”探测器在木星卫星“木卫二”上发现了几个“混沌”区域,那里的地表似乎被从下面破坏了,其中很多地方还有边缘锋利的冰块或冰筏,它们都被不同程度地翻转或转动过了。这些区域的一些特点一直难以解释,比如说这样一个事实:原始的Conamara Chaos就比其周围环境高,并且含有“矩阵圆顶”。Schmidt等人利用从地球冰川下火山和冰架内的相似过程学到的经验来对存档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沌”是在浅到只有3公里深的冰架内的液态水“透镜”上形成的。他们获得的新数据表明,冰—水互动和冻析作用产生混沌地形的不同形态,说明参与这一过程的水要比人们以前所以为的更多,Thera Macula(一个大的混沌区域)的沉陷地形可能表明,“木卫二”正在积极地在一个“透镜”上重新露面,这个“透镜”的体积相当于北美的五大湖。本期封面所示为Thera Macula下面的湖泊,裂缝、冰山和矩阵正在其上面形成,并使其表面受到破坏。
水是怎样形成冰的
水的各种异常性质让科学家困惑了几十年,人们也提出很多假设来解释它们的起源。其中的一个谜题是,是什么决定水在结冰之前可以被冷却到的最低温度这样一个问题。低温时的快速结晶妨碍了实验研究,而模拟工作就在电脑上所花的计算时间来说通常成本又太高。现在,Emily Moore和Valeria Molinero利用一个允许进行严格计算的简单水模型发现,超冷液态水中“四配位”分子所占比例控制冰的形成速度和机制。该结构变化还导致结晶速度在225K时出现一个峰值;在这个温度以下,冰核的形成速度快于液态水的平衡速度。这一发现可解释所观察到的热力学异常,也可解释为什么均匀的冰成核速度取决于水的热力学因素。
(田天/编译,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aturechina.com/st)
《科学时报》 (2011-12-06 A4 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