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速递 - 我爱你化学网
心灵速递
类型:原创来源:周群力作者/推荐人:周群力点击量:812852时间:2011年11月23日 22:21:25

 

国培过半 精彩不断——学员个性博文一览

作者:2011国培高中化学二班助理 周群力

  为期十五天的国培不知不觉中已然过半,第一次担任国培助理的我了解了这份工作的不易,但也在其中获得了不少值得兴奋地体验,其中之一便是浏览学员们不断更新的博客。从开班至今(11月21日),博文一直在不断更新,现在已经达到130多篇,我把其中大部分文章都阅读了一遍,各种思想各种感受汇集到头脑中,就像与这几十名国培教师促膝长谈了一番,收获颇丰。现在我将化学二班学员的一些博文摘录出来,希望读者能够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也愿本次国培接下来的课程能更让人学有所获!

图1 搭建学习共同体 促进学员多交流

  班会在和谐的气氛中拉开了帷幕。我们的通识课班主任崔世泉博士主持了我们的班会。首先是几位负责我们二班的班主任及助理们纷纷做了自我介绍并表达了对我们学员的欢迎和期待。我相信我们学员与崔博士、詹清光主任以及金馥岚、周群力助理等几位老师的友谊之花会从今天开始绽放,直至地久天长。

  就像崔老师所说,全国有1200多万中学教师,有幸参加国培的只有6000多人,而能相逢在华南师大化学2班的只有我们47人,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化学二班 丛丽萍

  一曰:身为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幸福或许很复杂,难以量化。有人曾说:幸福=收入与欲望的比值。仿佛是说,收入越高,欲望越低,则越幸福。

  幸福其实也很简单,每个人心中的标准都不尽相同,甚至不同时期的幸福观也不一样。

  小时候,幸福或许就是一颗糖,一个水果;小学时,幸福也许就是老师的表扬;中学时,幸福或许就是妈妈爸爸的赞赏。大学时,幸福来自交往;工作后,幸福越来越复杂,或许是事业上的成功,或许是学生的敬仰,或许是家长的认可,或许是领导的信任······

  幸福其实很简单,能与家人共聚,能向老人尽孝都是幸福。

  幸福本身就简单,没有病,能呼吸,能自由活动,能吃,自我高兴,都是幸福。

  幸福真的简单,离家出远门有家人的牵挂;回到家有孩子、妻子(丈夫)的亲近;累了有亲人关心,倦了有亲人陪伴;无疑都是令人幸福的。

  当幸福变得需要讨论与分析时,人就再也幸福不起来了。

  当幸福变得需要用收入衡量时,我们离幸福也就越来越远了。

  当教师是否幸福?没有当过教师,又怎知教师的幸福!

  正如,你又不是鱼,怎知鱼的欢乐?!

  幸福是什么?

  简单就是幸福!

  正因为人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才到处找幸福。

  幸福在哪里?

  就在每一天的平和、安康里!

  当我们以出世之心,看入世之事,人就会幸福。

  ——化学二班 陈柏羽

图2 仔细聆听 认真笔记

  国培让我感受到的是“累并快乐着,累并充实着”,我开始喜欢上了你。从第一天的开班仪式,王红和许锡良教授的报告等通识培训,到今天俞英教授的专业培训,每一天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但是培训的课程,教授们的精彩报告却让我大开眼界,深感到自身学习的必要性。这么些年来面对高考升学的压力,教师的知识越来越局限,最后只局限于高考内容了,思路和知识面越来越窄,而且觉得疲惫和忙于应付,更没有什么迫切的学习动机,去学习教学理念,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自己不断提高,是这几天的培训让我有了学习的动力,也使我受益匪浅。相信接下来的日子既是一段平常的日子,又是一段不平凡的日子;既是一段畅谈收获、点燃激情的日子,又是一段引发思考的日子。让我们做一块“海绵”吧,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努力充实自己!

  ——化学二班 张永清

图3 廊下之风 教学相长

  终于迎来了见“化学娘家人”的日子,心中还是很期待、很激动的。

  心中期待通过本次国培获取专业知识的的提升,期待获取前沿新鲜的精神食粮;激动于即将见到首席专家,面对面的交流。

  今天,都做到了,也收获了,尽管有些专业知识还有些懵懂。但许久停滞不前的脚步,迈上了新的台阶,走上了新的高度。

  专家精心指点迷津,如拨云见日,使得纳米与超分子化学不再神秘,那么清晰的浅浅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在高中就可以实现纳米的制备,以前哪有想过?纳米化学、超分子化学,还有它们美好的前景,哪曾有如此深刻的体会?作为“学生”的我们,学习兴趣浓厚的被激发了!如果再面对于学生对纳米材料的质疑,我们的底气会更足了!

  ——化学二班 于丽

  报到时拿到“学员研修手册”后迫不及待的找到“课程安排”一项,看后觉得很乱,似乎课程安排的不是很合理。今天听了钱扬义教授关于本次“国培”课程的设置介绍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化学与环境学院”的老师们为了搞好这次培训,尽可能满足学员们的需求,也真是煞费苦心,现在看来还真是很科学合理。课程安排既考虑到通识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要与中学教学有关,又考虑到学员的感受,把两门课程交替安排上课,让我们感觉到听课比较轻松,学习不很乏味,真的谢谢老师们对我们作出的周密安排和热心的服务。

  ——化学二班 田军妮

  有人说:“幸福是吃好,穿好,住好。”

  有人说:“幸福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有人说:“工作着是幸福的,学习着是幸福的。”

  那么我们就是有着“多重幸福”的人,一边教学,一边学习,又能和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一起,真是其乐无穷啊!是的,我们悉心去发现,当老师确实带给我太多潜在的幸福!上班路上,那一声声“老师好”;上课时,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汇集的真诚;下课时,那一个个围着你问长问短的可爱样……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无比幸福。而就在这一瞬间,也让我更加肯定我们的幸福就是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拥有学生真诚的爱!

  ——化学二班 刘兰花

图4 教学与科研并重 体验与收获同在

  辛辛苦苦在教坛干了十多年,有收获和喜悦,也积攒了很多困惑。有对专业发展的困惑,有对当前教育走向的困惑。一直都想有个机会好好充充电——自从大学毕业后再也没有系统学习过。国培计划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而且是来到经济,教育发达,处在改革前沿的广州。第一天班里的同学相互认识时,就使我感受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比如有个四川同学唱了地道的四川小曲,可谓原汁原味,还有其它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并邀请同学到自己的家乡做客。一下认识了这么多朋友,长了这么多见识,真是不虚此行啊。听了几天课,感受到了大学老师的前沿思想,让自己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在此,我可以喜悦的说:华师,我来了。当我离开的时候,我不会带走一片云彩,但我会带走深深的友谊,带走有价值的思想。

  ——化学二班 李鲲

  想做夹缝中的阳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每每在平日的教学中,看到被学习折磨的很是辛苦的学生,看到他们身心疲惫,心里压抑时,就想在课上给孩子们适当的轻松,不想他们对学习感到的枯燥乏味,营造快乐的氛围,可愿望是美好的,为了进度为了成绩,想法总是在心里一闪而过,实施的很少。

  来到国培,了解了中美教育的差距,倾听《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讲座之后,这种想法终于抑制不住的跳了出来,还是想做夹缝中的那一缕阳光,想给孩子们些温暖,虽然我无力改变一些大的方向性问题,但我还是可以做些什么的,力所能及的做点事情,帮帮孩子们,让孩子心里中种下阳光,在学习中也有些许快乐,果真如此,也不虚此行。

  又想起高教授那句话“教师不幸福,学生也不会幸福”,同样,如果学生不幸福,老师又怎会幸福呢,幸福是相互的,为了共同的幸福,我愿意做夹缝中的阳光,一己之力,尽己之分,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化学二班 于丽

  在华南师范大学参加“国培”已经有四天了,在这里的每一天自己的思想都在经受着洗礼,心灵在受到撞击,在这里的每一天精神一直处在高昂状态。自己尽管不再年轻,但是渴望学习的尽头一点也不减少,在这里每一天,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灵和“国培教育”的大师交流、沟通。时时刻刻在某一个观点上都能撞击出思想的火花。

  老师,以前都被冠以“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春蚕”——牺牲了自己,奉献给世界。在听了高广方老师的“成为一个幸福的老师”的讲座后,深受启发。老师,不能只做“蜡烛”,老师要做“果树”,不但要奉献出果实,还要吸取大地的营养,成长自己。老师不能只做“春蚕”,更要做“活水”,不但能源源不断的供给学生知识,还要自身吸取知识。老师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能仅仅是教学而教学。老师要快乐的教学,不能整天在压力下工作。教育教学不是体力活,也不只是脑力活,它是“心力”活,要我们投入我们的心、投入我们的生命。教育不是消耗生命,而是让生命更加丰实、更加美好。师与生彼此造就。爱是教育的核心,是来源也是目标,是起点也是终点,是原因也是结果。

  ——化学二班 胡桦

图5 心领神会 甘之如饴

  带着憧憬和质疑两个矛盾的心情,来到华南师大。华南师大以其美丽大方,饱满开放的热情,吸引了我,我的质疑的心态渐渐被打消。通过六天的学习,我感受了华南师大教授们的渊博学识,他们的认真敬业很令我感动,我参加过很多培训,只有在这里教授是站着教授!他们不仅给我新的信息,新的理念,更拓展了我的学科知识;对我今后的教学更会有很多启示:王红教授的讲授让我在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尽管我们不可能完全改变现在的教育现实,但在教学中要不断渗透,提高创新意识;高广发老师教我如何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很实际;许锡良教授教会我去伪存真;俞英教授让我真正认识纳米和超分子,对我的教学必有更大帮助。越来越精彩的内容更加吸引我,我会尽情感受华南师大的魅力,和广东教育的超前和领导作用。

  ——化学二班 王美秀

  昨天一到黄埔军校就感受到了它浓烈的革命的气息,参观完毕,耳畔赫然响起“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教诲,由此想到我们自己,想到国培的目的,立感在教改的阵地上,在教书育人的阵地上,我们所承担的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教学改革的成功需要我们的努力,加油吧!各位老师。

  ——化学2班   张永清

  在头脑中,一直有一个印象:师范大学的教授们个个是老学究,致力于科学研究,似乎与高中教学离得很远。今天,风趣、睿智的钱教授再一次用他对高中观摩课、优质课的深刻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震撼了我的认识。关于如何上好一堂观摩课,钱教授说,第一,内容要少;第二,挖掘要深;第三,教学的环节清晰,节奏感好。

  在教学中,要就活动或问题,展开尽可能多的有适当深度讨论和探究,激发、启发学生思维,用钱教授的话说,即“知识容量可以不多,思维容量绝不能少”。

  关于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钱教授说,一堂好课,一定是有学科灵魂的课,一定是有好的教学理念的课,一定是知识容量与思维容量保持平衡的课,一定是教学效果显著的课。

  ——化学二班 石东波

  除此之外,化学二班的吕自强老师将每次课用一句打油诗归纳出来放到博客上,颇有特色:

  王红教授

  王红教授比较中美基础教育之不同;国培学员汲取东西历史文化之精华。

  俞英教授

  普分子反应断键原子重组;超分子变化空间能量匹配。

  国培有感

  深秋有约芬芳花城化学达人参加培训;初冬相聚美丽华师教育精英共同学习。

图6 广州文化考察

  来自山东的化学二班学员李祥军在广州文化考察中有感而发,写了两首七律诗:

(一)广州文化游

昔日羊城脑际萦

今朝国培身临境

黄埔精神忽唤醒

眼底尽收岭南风

 

月光宝盒博奇精

陈氏书院也玲珑

弘扬传承担使命

中华文明万古荣

 

(二)珠江夜游

北京路上兴致浓

夜幕又催新旅程

千姿百态闪霓虹

小蛮腰霸珠江景

 

国培示范应运生

三点一线重梦温

学子充电忙匆匆

几将教坛耀群星

图7 岭南印象·粤秀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