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原创 | 来源:谢敏 | 作者/推荐人:谢敏 | 点击量:814735 | 时间:2011年10月16日 9:00:11 |
关于上课 2010级研究生 谢敏 再次走上讲台,虽说学生是不同的,可没有本科时上课的的新鲜感,这一次安排上课,多了点淡定,上课前还能跟老师闲聊几句,少了些紧张感,很感谢感谢曾老师提供机会,让我找回上课的感觉。 先从备课说起,跟曾老师协调好上课,明确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课题,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是从微观上去解释各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第二课时是从宏观上去讲述各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注意事项,第三课时是学生实验,加强学生对影响因素的感性认识。我负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学习有效碰撞理论,二是利用该种理论去分析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本质原因。这一课时内容比较抽象,所以较多的采用类比的方法,比如在讲解有效碰撞的条件,联系生活中的成功投篮的必须具备力度和取向条件,类比得到分子的有效碰撞也具备两个条件反应才可以发生,例如在分析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列举生活中的爬山,由于在爬山中发现隧道,降低了爬山的难度,使得更多的人能越过高山,引出使用催化剂是由于改变了化学反应途径使得活化能降低,能让更多的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碰撞频率,提高反应速率。以上的例子来源于生活,简单明了,却能使学生容易接受,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 关于上课,指导教师评价:好的方面是:思路清晰,板书好,时间安排恰到好处,不足之处:激情不足,这与个性有关,而且跟个人生活阅历也有关系,这一点我相信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慢慢寻找。个人觉得还有不足之处还在于对细节的处理,对于某些知识的处理,比如讲解为什么有效碰撞的频率跟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的关系,这一点最好用图示法进行讲解,学生容易接受,同样数目的活化分子数放在体积小的容器中肯定碰撞的几率大,让学生有个直观且理性的认识,另外语言要注意精练易懂,因为对象是高二的学生,理科思维要更加凸显,更多的讲究逻辑关系。 物电的同学刚好也上了课,与她交流受益匪浅,她带高一,尽管没有走进她的课堂,可听到她给我的讲解,我甚是欣赏,因为她的语言和所举的例子生动有趣,她的某些观点我是赞同的,同样一个教学设计,要想把课上得充实且有趣,语言表达方式和教师的精神状态都很重要。 关于上课后的感想:深刻体会到学生的不容易:科目多,备好课,优化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非常关键;一天的课时多且杂,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不那么累,这也是我该考虑的问题,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也是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