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速递
类型:原创来源:化学与教学资源研究所作者/推荐人:LWL点击量:769102时间:2011年2月21日 21:50:14
 

我们应该向新加坡学什么? 

摘自华南师大附小陈琴老师博客

从新加坡回来一个月了,有太多的感受堵在心口,反而没法写点文字。昨天听新闻说教育部出文规定了班主任的工作量,并明确指令: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

    我于是又想到了新加坡。其实,我不是第一次去新加坡,但每次回来,我都会跟身边的人不断地讲新加坡,现在又好几个朋友受了我的鼓动,竟然要移民去新加坡。想来这其实是罪过!

    我对新加坡的好感来自于他们的低成本效应。

    社会成本低。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我见不到一个警察,甚至在几万黑人劳工和印度人聚集的场地,也见不到一个警察巡视。他们似乎不需要警察。可是,你把钱包丢在大街上不用担心有去无回。你不用担心路上会塞车,不用担心你会被人打劫什么的,那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

    生活成本低。同样是四五千快钱的收入,新加坡人每月只需三四百元就足够一家三口餐餐吃得极好了。他们只需花费极少的钱就能获得极优等的食品。海鲜十分便宜,优质大米也便宜,中国进口的蔬菜比我在广州买的要便宜三分之一左右。

    最重要的是,他们居者有其屋。在新加坡是这样来安排住房的。政府给每一户公民提供组屋。你要是新加坡公民,就可以申请到政府的组屋,家家有份。组屋是十分便宜的,如果一个教师月收入是三千新币,那么政府可以补贴你很大的一笔供楼款,你每个月只需拿出几百块钱就可以供楼了。卖给公民的组屋一般是十几万到二十几万。一套相当于我们一百五十平米左右的组屋,一般式二十几万。在新加坡,没有人会为房子发愁的。每一套组屋的设计令你感动,连晾衣服的层架都给你设计好了。

    住在组屋里的邻里有我少见的和睦,可以夜不闭户,出入放心。他们的邻居互相往来的情景让我想起小时候在老家,哪家有点好吃的,马上会送点到隔壁的邻居那儿。我在学生的亲戚那儿,她的邻居去马来西亚回来,带了很新鲜的时令蔬菜,给她送来让她尝鲜。她还告诉我,她家的储物室里给楼下的一户人家存着好几件相对贵重的电器,因为那家人破产了,所有的家产要被拍卖。拍卖后,房间里的任何物品都不能再动了,于是邻居们帮他收藏着各种家具,每家都主动挪出点地方给他们存放着。她说,这家人很勤劳,不久就会好起来的啦。

    我想,要是在我现在的居住区,不要说有这样的关爱,单是每天各家各户紧闭户门,老死不相往来的情景都不知何时能得到“解放”呐!

    最奇妙的是,政府规定不同收入的人群要买不同的住房。如果你的月收入超过八千元,你就不能买组屋,只能买商品房,要相对贵很多。新移民的人,如果是经济投资移民的,也不能买组屋,只能买商品房;是其它移民者,第一次只能买二手组屋,要比一首组屋贵许多。但是,当你成为新加坡公民两三年后,你可以把二手组屋卖掉,允许你申请一套一手组屋。实际上,政府就是使用了接力的方式来分配财富了。每个人有三次买卖组屋的机会,第三次申请到的组屋如果卖掉,你就要去住商品房了。先去的移民可以在这两次买卖组屋的过程中赚到一笔。你已经有资格申请第二次组屋了,就卖掉第一次的,你可以原价卖掉,也可以翻几番,当然,政府会出一个参考价位给买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新移民的人先吃苦,老移民人有权利享受到一定的优先权。最妙的是,他们的组屋都是在市区最好的位置,而商品房相对要远点,因为能买商品房的人一般都有车,都有消费能力,不用考虑交通费用。而组屋的布局相当合理,每个组屋群都是一个小社区,绿化、卫生、医疗、学校甚至包括居民生活的日用市场都考虑到了。

     这一招真是绝妙无比。它一定程度上把财富的均衡化了。不像中国,富豪和贫民要买一样价位的房子。糟糕的是,在中国买房,没有任何来自政府的参考价位,全凭房地产商自己定价。这套房子凭什么要值这么多钱?以什么为标准?只以购买的人数为准,买者多,就赶快提价。政府没有任何监督力量!一个月三四千块钱收入的中国人,个个都成为房奴。以同等收入而言,据说中国人的住房代价是世界上最高的了。

    有一天,我在新加坡的《联合公报》上读到一则小文,说是很多欧洲、澳洲的人移民到新加坡,其中有位移民协会的负责人感慨地说:“我到过很多国家,也居住过很多国家,曾经在世界的各个地方寻找过最后的归宿地。但没有一个地方堪称天堂。新加坡也不能算天堂,但如果说这个世界还有比较理想的国度,那就是新加坡了。”

    许多中国的官员去新加坡考查后,都认为那是个小国家,好管理。其实,世界时比新加坡更小的国家有很多,却不如新加坡好管理。我在新加坡的一个朋友说,他们的议员几乎对他所管辖的区域里的每一户人家都熟悉,因为所有的议员都会不定时走访居民,了解每一个社区的生活情况。只要是居民反映的情况属实,没有得不到解决的。

     我们的官员们,能做到这些吗?

     再者,新加坡人为什么那么守规矩?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我们的政府非常廉洁的!”“你敢犯法吗?要挨鞭的!”

    仅此两条,就让新加坡的所有民众成为文明社会中的公民了。有好的政府官员,有好的法规,自然有好的公民。

  有了这样的政府,教育或者别的,就成了附带的了。所以,你看新加坡的老师为什么那么轻松?我的学生说,要是你在学校不守规矩,自然有好的规矩警戒你:有的打手掌,有的会挨鞭,有的会示众。随地吐痰的学生,会被老师贴一张白条在背后,站在操场上示众。我心有余悸地问:“不怕伤害那个孩子的自尊心吗?”

    他们的老师说:“保护一个犯错的自尊,就会导致更多的孩子没有自尊。当你有自尊了,就会时时警戒自己,那儿是雷区,不可轻易逾越。”

    以儒家之术治国治家的新加坡,其实已经把教育的根扎在了家庭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规则,恒常不变。是教育活动,就少不了惩戒。接受惩戒是每一个修身者的必经课业。

    我们把教育中该有的惩戒看作什么了?把惩戒视为不可违背的天条。对学生不能重说,不能批评,更不能罚。即便是正当的批评教育,一旦被视为体罚,那就要命了。现在时,许多的中学老师根本就不批评学生了,一句话:“管他呢!免得惹火烧身!”

    不过,终于还是有人警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了,班主任破天荒地算工作量了——是有明码标价的工作量,实在难得!以前,我一直愤愤不平的是,一个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还不满工作量,非得还要兼别的课才行。整个学校的工作最琐碎最累人的就是班主任,可是一个月只有十几块钱的补贴就打发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