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速递 - 我爱你化学网
心灵速递
类型:原创来源:化学与教学资源研究所作者/推荐人:GY点击量:816615时间:2010年6月17日 12:25:52
 

关于做好免试攻读“4+2”模式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

本科阶段相关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院系、各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做好“4+2”模式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4+2”硕士生)本科阶段的相关工作,将本科阶段的遴选工作,教育实习工作,公共学位课程的安排等统筹规划,有效推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2011年“4+2”硕士生遴选工作

根据计划安排,在201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工作中,拟安排部分计划名额(含学术型、专业学位)用于“4+2”模式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的遴选,其遴选工作在本学期完成。

(一)遴选原则

推荐的学生应符合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标准,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学生既具备优秀专业基础,又具有较强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成为骨干教师的潜质。

(二)遴选程序

1.报名资格:在符合推免生必要条件(华师〔2007107号)的基础上,前5个学期和前6个学期的总平均学分绩点均须在同专业同年级学生中排名前30%(由于推荐时第六学期尚未结束,所以只算前五个学期的学分绩点,若到第六学期结束后总学分绩点不符合条件者,其推荐资格自动取消)。具备报名资格的学生均可报名。若报名学生人数过多,学院可经初步筛选确认考核人选。

2.考核办法:考核分为“教师教育综合素质考核”和“学术科研加分”两部分。

——教师教育综合素质考核

主要考察学生的学科教育教学的综合素质能力,含理论测试、模拟课堂、面试三个环节,三个环节所占比例由学院根据学科特点自行确定,但需提前向学生公布。

理论测试——以笔试的形式进行,可含学科基础、学科教学理论基础、课程改革基本理论、撰写教案、评价教案,中学学科解题基本能力等;

模拟课堂——含试讲或说课、即兴演讲等形式;

面试——考察学生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学术科研加分

加分项目有效时间为:入学以来至2010531

加分方法:按照《华南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修订)》(华师〔2007107号)执行。为了明天师范生课堂教学优秀奖、师范生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竞赛等学校组织或者省级以上的关于教师教育教学素质方面的比赛,按学术比赛同等对待。

3.排名方式:考核总成绩由上述两部分组成,以总成绩排名确定推荐顺序。

——“教师教育综合素质考核”按百分制计分,以85%折入总成绩。

——“学术科研加分”按如下公式计算后,结果直接计入总成绩。

学术科研加分=本人原始加分÷年级最高原始加分×15

(三)工作要求

1.培养学院:由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这9个学科为高考考试科目,为了加强相关师范专业建设,推进优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要求上述9个相关的学院均需参加“4+2模式硕士生的招生培养工作。

2.推荐名额:由上述9个学院先预报推荐名额,并按照预报名额开展推荐遴选工作,可多报部分名额作为候选名单,按考核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上报教务处。本次推荐以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为主,同时,请相关学院征求学生免试攻读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硕士研究生的意愿,如愿意,在没有录取到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时,可优先录取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各学院在推荐需要说明:本院拟录取人数,最多可录取的学术型人数。

3.成立工作小组:学院需成立“4+2硕士生推荐工作小组,负责学院层面的考核推荐工作,成员必须包含主管教学工作的学院领导、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学院领导学科教学法专业负责人“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基地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硕士兼职导师代表中学骨干教师代表等。

4.完成时间:各学院需要在618前完成“4+2硕士生的推荐遴选工作,具体进程由学院把握。

5.材料要求:今年“4+2硕士生推荐工作分两次报送材料:

第一次:618日前报送经学院公示无异议的推荐材料(申请表、综合计分表)及“报名情况反馈表表”报送教务处教师教育科,材料需同时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版。电子版发到:hsjwc@163.com。联系电话:85211335老师。

第二次:第六学期结束后,学院需将初选名单的学生前6学期学分绩点及绩点排名报送教务处,确保推荐的学生符合报名的资格条件。

6.名单确定:根据各学院遴选的初步名单,学校“4+2模式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推荐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审核研究,张榜公示,最后名单以发文为准。

报名的学生,如果由于教师教育综合素质考核等原因没有入围“4+2”模式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推荐,还允许报名参加学校后续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选拔(含学术型、专业学位)。

二、关于“4+2”硕士生本科阶段实习工作

为了切实提升“4+2”硕士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从本年度开始,获得推免资格的“4+2”硕士生在本科阶段第七学期,要求到我校“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基地”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教育实践。首批基地学校包括华南师大附中、广东实验中学、广雅中学、执信中学、广州二中、广州六中等六所重点中学。

(一)实习组织形式

以不同学科混合编队的形式,统筹安排到基地学校实习一个学期。每个学校大约安排6-8人。

(二)实习目标任务

为了让“4+2”硕士生巩固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锻炼,培养教育教学上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教育规律。具体需完成如下实习任务:

1.教学工作实习。要求不低于20课时的学科教学实践,并认真做好听课、备课、批改作业、练习测试题命制等工作。

2.班主任工作实习。要求进行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实习。了解班级管理及中学生成长的辅导工作。

3.参与学科教研活动。参与学科组的集体备课、交流,广州市教研活动等,虚心向周围的老师请教、切磋。

4.担任行政管理工作助理。利用3周左右的时间,在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兼任一些管理工作的助理,了解中学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5.举行公开课或示范课。实习期间,独立举行1-2次公开课或者示范课,以锻炼授课能力以及检验教育实习效果。

6.基础教育调查研究。要求在实习期间至少进行一次关于基础教育教学方面的调查研究,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按本科毕业论文要求规范操作。调查报告可作为本科毕业论文。

7.实践教学反思与研讨:保证每个星期有半天的时间,以学科为单位,回到学院进行实践反思与研讨,由学科教学法方面的教师负责召集研讨。另外:学校层面的研讨活动由学校统一安排。

(三)实习指导

以基地学校教师指导为主,指导学生完成上述(1-6)项的实习任务,做好实习期间的沟通协调工作,确保实习的顺利开展。

每个学院需要指派一名教师(需是教学法方面)负责本学科“4+2”硕士生的实习指导工作,特别是负责“实践教学反思与研讨”的组织召集工作,其待遇以混编实习带队教师同等看待。要求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指导组的团队作用。

(四)实习成绩评定

实习成绩由基地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科带队老师共同评定。

其中:基地学校指导教师根据“4+2”硕士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依据其在完成实习任务(1-6)的实际效果综合评定;学科带队老师负责第(7)项的成绩评定。每项成绩均以百分制,最后成绩按下表权重计算。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目

教学工作实习

班主任工作实习

参与教研活动情况

行政管理工作助理

公开课或示范课

基础教育调查研究

实践教学反思与研讨

权重

20%

10%

10%

10%

10%

20%

20%

(五)实习经费保障

学生:实习期间,生活补助标准为200//人,交通补助50//人。

指导教师:基地指导教师按每生200元的标准给付。本校带队教师参照混合编队带队教师的标准。“实践教学反思与研讨”则按课程课酬的形式给付。

(六)实习总结与评优

每个学生写一份实习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实习内容,收获、体会、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实习结束后,按实习总人数的40%评选校级优秀实习生,颁发荣誉证书。

三、关于第八学期学位课程的优化设计

(一)目前开课情况的现状

目前为“4+2”硕士生第八学期公共学位课程安排为四门,详见下表: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教育心理学

60

3

教育研究方法

60

3

教育统计与评价

60

3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60

3

其中: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与评价三门课程为教育科学学院统一开出,每门课分两个校区开设。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有些学科在第八学期开始了,有些学科则推后开设,参差不齐。学生除了这三四门课程,别无其他重要学业上的事情。

(二)拟重新优化设计的设想

由于“4+2”模式培养年限较短,为了更好地利用第八学期,增强学生的教育理论功底,拟重新优化设计第八学期的学位课程。除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由相关学科的学院负责外,第八学期其余的课程由教育科学学院来统筹规划,优化设计,拟增加以学生心理辅导、班级管理、教育研究前沿,课程改革研究前沿等专题讲座;邀请基础教育名师,开设名师讲坛等,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实际管理能力。

 

 

附件:

1华南师范大学4+2模式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2.推荐“4+2模式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综合计分表

3.“4+2模式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报名及推荐情况反馈表

(注:附件表格电子版可在学校“部处通知”栏下载)

 

 

 

年五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