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速递 - 我爱你化学网
心灵速递
类型:原创来源:化学与教学资源研究所作者/推荐人:admin点击量:816143时间:2010年5月29日 19:50:26
 

郭英剑:大学对研究生而言是个什么地方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  时间: 2010-05-28 16:26   作者:郭英剑

对我们研究生而言,大学是个什么地方?”我认为,对于研究生而言,大学应该是一个让自己学有专长、找到自己未来方向、奠定未来人生基础的地方。

当我写了《大学是个什么地方》之后,有研究生问我:对我们研究生而言,大学是个什么地方?”

  我想,读研究生不同于读本科。但即便如此,就如同大学生一样,凡是研究生,首先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读研究生?”

  在美国,本科教育特别强调通识教育,称为general education,专业的概念相对比较淡化。若真想终身从事某个专业,大学毕业就要去念研究生院了,读硕士与博士。到那时或者等到研究生毕业了,你就完全可以说自己从事的是什么专业了。

  当然,中国的大学不同,进了大学就按专业来分类。所以大学毕业之后,面对询问,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回答:我是某某专业毕业的。可虽说如此,很多学生一直到大学毕业都可能依然还是很茫然,并不知道未来要干什么或者能干什么。也有甚者,即便到了研究生阶段也不知道自己未来要作什么。但毫无疑问的是,读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一般来说就要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了。不然,可就浪费了三年(甚至更多时间)的青春年华了。所以,我历来都在开学典礼上提醒我们的研究生,要认真思考为什么读研究生的问题,从而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思路。

  我认为,对于研究生而言,大学应该是一个让自己学有专长、找到自己未来方向、奠定未来人生基础的地方。

  作为研究生,要从开始读研究生的那天起,学着让自己有一种学者意识。在这里,我并没有要求研究生把自己当作学者,而是说要有学者意识。所谓学者意识是说,读研究生不是读大五、大六,不是在大学里年限的简单地累加,而应该是知识和思想的一个飞跃。飞跃的起步点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学着去了解何谓学问。在中国,读研究生大都被认为是做学问学问这个词在汉语的语境中很崇高,中国人一向对此非常敬重,很多人对此还敬而远之,甚至认为有些遥不可及。但在我看来,学问无非就是既有、又有,也就是要在学习的同时,培养一个人的智性思考和智性怀疑(intelligently skeptical)的能力。无论是什么专业的研究生,都应该让自己在本专业领域学会独立地思考。同时,也要学会做研究。我常讲,理工农医类的研究生要进实验室,那是在做研究。对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研究生来说,可能不进实验室,但同样不能忘记研究二字。

  其次,学着去了解何谓规范。读研究生,要让自己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学术规范,并且成为每个研究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就研究生学习而言,所谓做学问就是要接受一种学术训练,培养一种学术上的professionalism——这个词在汉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我姑且称之为职业精神。任何一个职业都有职业精神,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在你自己的工作领域中应该达到的某种相关要求,它是一种义务和责任,而不是什么高不可攀、需要向先进人物学习才能得到的东西。比如,对于研究生来说,读书连批评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也不会,写论文连文献综述与引文注释都还不懂或者总是出错,这就说明你连最基本的职业的学术训练都还没有掌握。所以,professionalism或许应该成为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学会的一个重要词汇,从而在未来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

  最后,学着去认识自己和把握未来。一个人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或者从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每个人都面临着角色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学着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缺点,并尽快适应这种转变。在美国,读大学比较讲究flexible(转变、变化),即在大学读书,就是要改变自己,使自己向善并向着完善的方向去努力。我曾经多次跟本科生讲:如果读大学读到大四,你还像你大一时一样,那你的大学就白念了。这话,也适应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要努力去把握自己的未来,或者说,要学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所谓责任,看起来是个宏大叙事的词汇,但其实所指也很具体。它首先是对自己负责。作为研究生,所谓对自己负责,就是要及早规划,早做准备,为自己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在未来对家庭、社会与国家负责。

  总之,无论对于今天所谓的学术型研究生还是应用型研究生而言,大学都应该是他/她们人生航程的起飞点。

附:郭英剑,男。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英剑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博士学位,后赴美国著名的常青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英语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9月回国后任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创办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并任首任主任、首席专家。2003年,被评为河南省特聘教授20059月,调任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郭英剑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模范教师、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校级教学名师。是国内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