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速递
类型:原创来源:520化学网作者/推荐人:陈浚铭点击量:207980时间:2021年9月16日 22:01:51

U-G-S 群英同议课,专家讲座助成长

——华南师大钱扬义教授团队受邀参加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初中化学教学能手系列教研培训活动

 

前言

      2021年9月9日,华南师范大学化学教学与资源研究所的钱扬义教授及其团队应邀出席初中化学教学能手培育项目教研员线下培训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化学同课异构公开课以及由钱扬义教授主讲的主题讲座。本次大型教研活动主要融合了如下三种模式:

1、U-G-S模式

      即师范大学(University,华南师范大学)-地方政府(Government,肇庆教师发展中心)-中学(School,肇庆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多方融合的教研方式。

2、职后教师-职前师范生同课异构一体化

      即联合在职教师与师范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同课异构的深度探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以实现共同进步。

3、课堂教学实践与理论讲座辅导相融合

      即先进行教学实践公开课,再针对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开展一次辅导性的理论讲座。

      肇庆市教研员荣蓉老师主持本次公开课评课活动以及讲座活动。本次活动参加人员有肇庆市各区县教研员与各学校骨干化学教师代表以及华南师大化学学院钱扬义教授研究生

 

图1肇庆市教研员荣蓉老师主持

 

图2钱扬义教授与各县市区教研员合影

 

一、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当日上午,钱教授团队成员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邓嘉欣同学与肇庆市第一中学骨干教师田维娟老师围绕着初三化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物质性质的探究》内容进行同课异构。其中,《金属铜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是选自钱扬义教授参与编写的科粤版教材中的典型科学探究案例,具有完整的科学探究步骤

 

图 3 钱扬义教授参与编写的科粤版化学教材

 

      同时,科粤版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的沈编辑也出席了本次教研活动。

 

 

图4 科粤版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沈编辑(左一)

 

1. 钱扬义教授研究生邓嘉欣授课

      钱扬义教授研究生邓嘉欣在课堂中表现出了淡定自然的教姿,她语言表达清晰精练,板书书写清晰明了,为大家带来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实验课。

      同时,科粤版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的沈编辑也出席了本次教研活动。

 

 

图5  钱扬义教授研究生邓嘉欣开展手持技术实验课

(引用了2019年陈德成参加教育部东芝杯大赛的创新装置)

 

      在实验的设计当中,她引入了钱扬义教授工作室的研究成果——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装置,并借此开展了定量科学探究的实验。研究生邓嘉欣通过利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得在加热铜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将现象证据和数据证据结合起来,有效证实了铜能在加热条件下的确与氧气发生反应。除此以外,她还称取了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从“质量变化”角度也证实结论

 

图6 加热前铜粉质量(左)与加热后黑色固体质量(右)

 

      本节课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实验进行了有效融合,手持技术的运用让证据更加充分,结论更加有说服力,体现了证据推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图7 手持技术实验宏观表征

 

图8 手持技术实验曲线表征

 

图9 研究生邓嘉欣课堂剪影组图

 

2. 肇庆一中田维娟老师授课

      田维娟老师的课堂也同样精彩。结合自己丰富的授课经验,她的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性强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设计各个环节紧紧相扣,每个环节过渡自然。最后还让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反思评价,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图10   田维娟老师的示范课

 

图11   教材实验装置图

 

图12 田维娟老师课堂剪影组图

3. 教学研讨环节

      课程结束后,钱扬义教授研究生邓嘉欣与田维娟老师在会场分享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及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方面,如果利用投屏技术将学生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课堂展示,将有利于学生的深刻认识;同时,在后续的教学实践改进中,可以进一步地增加“疑问句”,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以优化教学实践。

    而在实验设计方面,在氧气含量是否能达到零的问题上,教师应挖掘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当氧气含量低于某一数值时,反应将不再进行;而善用手持技术,则可以有力地证明氧气参与到了反应当中,从而解决证据不充分性的问题,将证据推理素养落到实处

 

图13 田维娟老师分享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而后是教师代表和教研员代表进行发言,他们对两节公开课进行了点评,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图14 课后的讨论与交流

 

     最后是钱扬义教授的点评。首先,钱扬义教授对两位上课的老师表示了高度的认可,他表示希望大家能够借助此次活动,对化学教材进行深度的剖析,并对传统教学模式和引入新型的手持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

 

图15 钱扬义教授对两位教师的上课进行点评

4. 总结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田维娟老师有着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把铜化学性质的“定性科学探究”的完整步骤非常完美且富有创造性地进行了演绎;研究生邓嘉欣则利用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装置,成功实现了在“定性探究”基础上融合“定量探究”的有效创新

 

图16 钱扬义教授与市教研员荣蓉老师为两位老师颁发证书

 

二、理论讲座辅导活动

      当日下午,钱扬义教授开展了主题为《在“公开课”中成长——公开课(“1+8”套餐)教师成长故事》的讲座。钱扬义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自己的教师成长故事。钱扬义教授表示,讲台是教学的前台,课堂是教研的舞台,把教学中的问题变成教研中的研究主题是专业教师教学教研领域迅速成长的基础和方向。

 

图17 钱扬义教授开展精彩讲座

 

      在讲座中,钱扬义教授分享了自己如何以公开课为载体,不断培育、凝练和丰富成果,形成公开课“1+8”套餐深度教研理论的心路历程。“1+8”套餐深度教研理论是“省名师”“国培”和“专家进课堂”成长实践的研究成果。做一件事情、形成8个成果,即一堂公开课要完成八个微研究并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文献综述、教学设计、讲课PPT、说课PPT、学案、五点量表、微课和教学论文

 

图18 钱扬义教授援引文献进行讲述

 

图19 认真听讲座的老师

 

      本次讲座将“1+8”套餐贯穿始终,旨在帮助各位老师从理论出发,从实践中成长,在展示中收获。钱扬义教授也希望“1+8”套餐理论能够逐步引导各位化学教师,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深入转变

 

图20 部分老师在进行讲座内容的记录

 

      钱扬义教授的讲座让在座的各位老师深受启发,对公开课的价值和意义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思考。最后,荣蓉老师也感谢了钱扬义教授团队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并希望日后多多合作交流。活动最终顺利落下帷幕。

 

 

最新教学资源分享

“定量科学探究”手持技术数字化

实验慕课(公益慕课)

   “省级在线一流课程”——《化学教学论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

 

      慕课由钱扬义教授主持,旨在全面解剖分析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的开发设计、教学应用与论文凝练等内容,提供丰富实验案例资源与实用论文写作指导,帮助各位化学教师成为教育信息化时代下的创新型人才。欢迎大家扫码加入。

 

图21 第五期慕课海报

 

图22 扫描二维码参与慕课学习

 

 

上好公开课的培训教材

 

      钱扬义教授的公开课“1+8”套餐深度教研培训模式被评选为“国培计划”优秀培训实践案例为了能让多年来的研究成果高度凝练并作更好的推广,钱扬义教授将“研、教、学、训、广”进行一体化,将案例与课例联系起来,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8”套餐——深度教研的理论与实践》培训教材。欢迎大家扫码购买。

 

图23 《“1+8”套餐——深度教研的理论与实践》封面

 

图24 《“1+8”套餐——深度教研的理论与实践》购买葵花码